黃梅岳家祖拳溯源
岳和軍
(原黃梅岳飛思想研究會會長、秘書長)
傳統的岳家祖拳,簡稱岳家拳,系南宋抗金名將,偉大的中華民族英雄岳飛在抗擊金兵的實戰中,所創編的系列拳法。
一、岳家拳起源
岳飛(公元1103年-1141年),字鵬舉,北宋徽宗崇寧二年生于河南相州彰德府湯陰縣。自幼師從周侗、陳廣,獲少林拳、槍及武功真傳。岳飛身材魁梧,天生虎背熊腰,氣力超群。擅長騎射,左右開弓三百石,其回馬槍勢不可擋。比武場上,槍挑小梁王,威名大震,少年便有“一縣無敵”之稱。
岳飛自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從軍,至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蒙難,用近20年的抗金實戰,創立完善岳家拳。因此,岳家拳——《岳武穆王武藝要論》是在傳承周侗、陳廣的少林功夫,集岳家軍將士之智慧,納南拳北腿、各武術流派精華的基礎上,系統整理出的。為此,對岳家拳我們不能狹隘地理解為僅僅是一種拳術,而應是中華傳統武術的綜合與積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岳家拳的基本內容
《黃梅岳氏宗譜》、《祖傳家拳》載黃梅岳家拳有十種拳術套路、四種器械套路。十種拳術套路是一字拳、二連拳、三門樁、四門架、五法、六合、七星、八法、九連環、十字樁。四種器械套路是岳家槍、鉤鐮槍、岳家雙锏、岳家雙錘。
由黃梅岳家部將后裔在民間流傳的有,五虎拳、黑虎拳、十八拳、馬步拳、梅花拳、連環手六套拳術套路,及刀、叉、劍、耙四種器械套路。
(二)岳家拳風格特點
岳家拳博采眾長,流布面廣,流傳于各地的拳術器械套路,也各有風格特點。但是,岳家拳系列總的基本理論和風格特點是一致的。
岳家拳講究“吞、吐、浮、沉”,首重樁功;以“殘、推、援、奪、牽、捺、逼、吸”八法為基本理論。岳家拳的風格特點集中體現在“三性”。一是古樸性。拳架古樸短小,樁步沉穩,帶氣發聲,多手法少腿法,重技擊實用。二是嚴謹性。吞身如鶴縮,吐手若蛇奔,鼓撞隨風入,輕重左右分,浮如云出岫,沉如石投江,左右常關顧,坐腿托陰藏;發力講究“驚、掣、崩、抖”;要求“手到、腳到、氣到、聲到”。三是快捷性?!皠側岵?、急如閃電、快似疾風、技擊性強、動作簡單”一招制敵。
二、岳家拳價值
聞名遐邇的岳家拳,歷經八百余年不衰,必有其獨特的價值。
文化價值。岳家拳為岳飛所創,傳習岳家拳,必會聯想到岳飛,這是古今中外愛國人士已然形成的思維定勢和認知規律。傳承岳家拳,能激發炎黃子孫的愛國情懷,意義深遠。岳飛文化的精髓是抗擊侵略、“精忠報國”、忠孝傳家。岳元帥品行堪稱典范,一生奉行“文官不愛財,武官不惜死”,從嚴治軍,愛國愛民,“凍死不拆屋,餓死不虜掠”,秉承母訓,馳聘疆場,勇冠三軍,功高蓋世。岳飛一生全方位彰顯了“忠、孝、勤、勇、廉、嚴”,是中華民族英雄的代表。2014年5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民族小學講話指出:“精忠報國,是我一生的目標?!边@是總書記對岳飛文化的高度詮釋。弘揚岳飛愛國精神,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我們每個中華兒女的神圣職責。
軍事價值。岳家拳不僅演繹了岳家軍的歷史,而且是岳家軍克敵制勝的法寶?!饵S梅岳氏宗譜》、《忠武王五侯行略》載:“岳飛家貧力學,尤好左氏春秋,孫吳兵法……”抗金戰場,戰前慎思,靈用兵法,巧妙布陣;日?!爸斢柫?,止兵休舍,車承課其藝”。岳家軍部將個個都是武教頭,士兵人人堪稱武士;特種軍——背嵬軍從嚴篩選,從嚴訓練,騎射格斗武功超凡;實戰中,岳家軍運用岳家拳系列武功,如虎添翼,以少勝多,功高蓋世。
公元1131年,岳飛官授神武軍督副使,次年授中衛大夫武安軍永宣使,已是攘外安內的大元帥,享有獨立的軍事指揮權。當年,岳飛奉命會同鎮江韓世忠、池州劉光世共同鎮守長江防線,保衛南宋朝廷臨安(今杭州)。公元1131年至1141年,岳飛率部駐防長江中段防線,固若金湯,攘外安內,戰功卓著。戰曹成,攻李成,降楊幺,大快人心。十年中,岳家軍奉命三次馳援淮西、四次率部北伐,歷經大小126次戰役,均大獲全勝,創軍事史奇跡,人稱常勝武穆。
公元1140年,金國使出以戰促和伎倆,派四路大軍南下犯宋,宋高宗急令岳飛、韓世忠、劉琦、張俊四大元帥率部抵抗,這是岳家軍的第四次北伐。七月,驍勇善戰的岳家軍破“拐子馬”,戰“鐵浮屠”,擒金國副將,殺完顏兀術愛婿夏金吾……收復西京(今河南、河北)諸州郡。第四次北伐,岳家軍以不到五萬人的兵力,竟然消滅了金國裝備精良的海上和陸地精銳部隊十余萬人,取得朱仙鎮大捷!正當岳家軍準備乘勝追擊,直搗黃龍,迎回徽、欽二帝時,宋高宗趙構一天連發十二道金牌,強令岳飛班師。中原父老跪拜十里,抱馬痛哭,淚灑長街,苦苦挽留……。公元1478年,朱仙鎮人民在鎮中心地段圈地72畝,興建“精忠祠”,紀念民族英雄岳飛。
2007年,北京國防大學在校園醒目位置矗岳飛銅像,立“精忠報國”為強軍之魂,把岳家拳作為國防大學訓練科目。2015年,繼習總書記視察后,北京民族小校與湯陰、重慶、宜興、九江、黃梅的岳飛小學,在湯陰締結聯盟學校,把岳飛文化編入的校本教材,作為六所聯盟學校學生的必修課。
無論是古代戰爭還是現代戰爭,勢必要經過陣地戰環節。傳承岳家拳,文武兼修,研究岳飛兵法、戰術謀略,古為今用,增強國防實力,提升我軍的戰斗力,抗擊侵略,具有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和平年代軍民習練岳家拳,對提升格斗技能,打黑除惡、治暴、打擊恐怖分子,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也有積極作用。岳飛思想研究會會長岳朝軍先生,推薦并贊助黃梅岳家拳教練雷杰老師到駐香港部隊傳授岳家拳,香港兩萬多市民走進駐港軍營爭先搶看岳家拳的精彩展演。
健身價值。岳家拳是強身健體、修身養性的良方。岳家拳涵蓋了內家功法,注重精、氣、神的修練;注重增強人體正氣、元氣、改善人體器官功能;岳家拳功法做到了“以內助外,以外促內,內養外練,內壯外強”,靜中取動,消除疲勞,促進新陳代謝,有助于延年益壽。
構建和諧社會價值。堅持操習岳家拳,不僅能強健體魄,增益武功,還能扶危濟困,伸張正義,構建和諧社會。武術最高境界是行善積德,“武”按形意由“止”和“戈”二字組成,去掉“戈”字一把刀,即為“弋”字?!拔丛隽曃湎让鞯隆?,習武之人首先要注重思想品德修養,遇事應化干戈為玉帛。中國是禮儀之邦,岳家拳譜有“常奉師,常守法,常精練,常提防”,有“戒談高下,戒妄動手足,戒貪淫養色,戒夜不規,戒助紂為虐,戒交游奸邪”《六戒》。
其它,還有美學價值。自古以來,武學與美學“知行合一”,堅持習修岳家拳,有助于促進形體美和崇尚武德的心靈美??蒲袃r值。岳飛“以文習武”,又“以武修文”,文武兼修,文武雙全,其創立的岳家拳、“存乎一心”的兵法及《武穆易筋經》內功法等,均有科研價值。
三、黃梅岳家拳淵源
黃梅地處鄂東,襟鄂、皖、贛三省交界,處長江北岸,南與江西九江隔江相望,居大別山之南,有吳頭楚尾之稱,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黃梅縣早期屬潯陽郡,先后有江州、柴桑、德化、永興、新蔡、蘄黃之稱。光緒二年(公元876年)《黃梅縣志》載:“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新蔡縣為黃梅縣,屬圻州郡”。宋分天下為十五路,黃梅屬淮西西路。
宋室南渡,岳飛黃梅的軍旅足跡,可從《宋史》所載的潯陽、江州、柴桑、德化、圻黃、湖廣及淮西西路,一路尋蹤勘定。
(一)岳家軍駐黃梅
《黃梅岳氏宗譜》載,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南宋皇室偏寓臨安(今杭州),岳飛家室隨之南遷,1133年正式置司九江沙河落戶。岳飛奉命鎮守長江中游防線,岳家軍帥府設在鄂州(今武昌),在安慶與襄陽長江要塞地段屯兵布防。在岳家軍隊伍中,跟隨岳飛南下的中原嫡系部隊,絕大部分駐屯于江州江南九江的“廬山關”和江北黃梅的“五郎關”。
(二)岳震隨軍駐黃梅
岳震,字春卿,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出生于九江沙河岳氏名園。岳案昭雪后,授朝奉大夫提舉江南路茶鹽公事,追封緝忠侯。
岳震自幼長得彪悍,整天舞棍弄棒,家人很難管住他,只有在父王面前才唯命是從。岳飛討伐李成時,帶岳震到黃梅軍中習文練武。七歲的岳震在軍中就初步掌握了岳家拳、槍要領,而且岳家拳非常嫻熟。五郎關駐軍的將士稱岳震是“馬背王子”、“幼童拳師”。
岳飛蒙難后,駐軍五郎關的中原將士絕大部分就地解甲歸田,岳震隨之諱“岳”為“樂”姓,隱居黃梅。
(三)岳霆依兄隱居黃梅
岳霆,岳飛五子,字溫卿,初名藹,紹興九年(1139年)出生于江西九江沙河岳氏名園。岳案昭雪后,宋孝忠賜名“霆”,授朝散大夫兼譚州(長沙)正節使,追封纘忠侯。
公元(1141年)12月29日,岳飛以“莫須有”罪名,遇害臨安(今杭州)。李氏夫人將岳飛書札束之置于岳氏名園南庫密室,為避滅門之災,遂派家人將三歲的岳霆密渡長江,依兄岳震諱“岳”為“鄂”姓隱居。兄弟二人,初期棲身于大河鎮荒郊破窯洞,后遁跡于黃梅北部山區潛伏,由岳家將暗中庇護。
(四)武穆遺書在黃梅
《武穆遺書》并非是虛無縹緲的東西,而是確實存在。1986年版的《射雕英雄傳》,僅把《武穆遺書》描述為一種兵法,當時我就寫信到央視群工部闡明我的看法。我認為,《武穆遺書》包括“武穆武書”和“武穆文書”兩個方面。武穆武書,即《岳武穆王武藝要論》,涵蓋岳家拳;武穆文書,包括岳飛生前以《滿江紅》為代表的詩、詞、賦、軍事奏札、武穆誥文、奏略、手跡等,均已載入歷代《黃梅岳氏宗譜》。
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宸濠之亂,九江淪陷,岳家后人將藏于岳氏名園南庫密室的岳飛遺稿、書札一并帶到黃梅。岳震岳霆兄弟二人秘密整理父王遺稿,世代相傳,秘而不宣。明萬歷八年(1580年),岳霆三子岳琨支系首修《黃梅岳氏宗譜》,將世代傳承的《武穆遺書》以《王祖遺稿篇》編入宗譜,遂世相傳。
四、黃梅傳承岳家拳
黃梅是全國著名的武術之鄉,驚世卓爍的岳家拳源于黃梅,蓬勃于世界?!吨腥A岳氏統譜》載《黃梅——岳家拳故鄉》,認定黃梅是岳家拳傳承的發源地。
(一)岳飛后裔傳承岳家拳
秦檜黨羽當道,陰霾籠罩之時,黃梅岳家后人和岳家軍后人,矢志不移地密練岳家拳。岳案昭雪后,岳家拳公開廣布,世代相傳。
黃梅縣原文聯主席,國家一級劇作家周濯街先生撰寫的中篇小說《鍋粑坑傳奇》,敘述了黃梅岳飛后裔骨子里流淌著岳飛“精忠報國”的血??谷諔馉帟r期,黃梅的岳飛后裔,聯合蘄春、武穴三縣的后裔,和岳家軍后人,成立“鋤殲隊”。他們白天在各自田地勞作,晚上聯合出擊,殺漢賊,殲日寇,炸碉堡,神出鬼沒,為民除害的傳奇故事在鄂東一帶廣為傳頌。
圻、黃、廣三縣的岳飛后裔,多數人都會打岳家拳,后裔居住的村莊,春節期間,擂戰鼓、打喜鑼、練岳拳、打擂臺,已成為岳家人的習俗,后裔傳承岳家祖拳人才輩出。
黃梅岳家拳社社長、中華岳家拳岳飛武學研究會會長岳進的先祖岳全,萬歷年間任黃州府沐陽令,世代傳承岳家祖拳?!对牢淠峦跷渌囈摗肥殖緜髦猎肋M,于1986年捐獻給國家體委,被授于“雄師獎”。1986年11月,岳進參加全國民間武術大賽,競演的岳家拳、岳家槍,技壓群芳,榮獲金牌;1988年1月,岳進應邀拍攝《擒拿與格斗》教材片;2008年,央視《走遍中國》欄目組邀請岳進演練岳家拳、槍攝入《精忠岳家拳》。岳進之子岳子博,2016年參加武漢市舉辦的大學生運動會,競演岳家拳,獲一金兩銀。岳飛三十世裔孫岳濤,生于1986年,黃梅縣大河鎮人,自幼習祖拳,2001年獲湖北省少兒武術組拳術第一、棍術第二、刀術第三,三項獎。2004年,在全省美武比賽中,岳濤包攬拳、槍、棍第一名,獲全能冠軍。2006年,岳濤畢業于武漢體育學院,受聘于美國舊金山峨眉功夫學院執教。2008年回國至今,在黃梅創辦岳家拳館、跆拳道館。
(二)岳家將后人傳承岳家拳
岳飛遇害后,岳家將士就地解甲歸田,分別在黃梅水陸要塞地段隱居,將士們隱居地點從古驛道、五郎關、大河鋪、太白湖、蔡山鎮、小池鎮、停前鎮、下新鎮呈北斗星狀分布。岳家軍將士后裔矢志報仇,苦練岳家拳,傳承岳家拳,與岳飛后裔一脈相承。
岳家軍后裔傳承岳家拳,枚不勝舉。雷杰,1965年出生于黃梅縣大河鎮雷家嘴,黃梅縣體育局科級干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岳家拳傳承人,武術七段,國家級武術教練員、裁判員,岳飛思想研究會岳家拳高級顧問、駐香港部隊特約武術教練。雷杰先祖雷公小文系岳飛部將,精通岳家拳,卸甲歸田后,在黃梅民間傳習岳家拳。
近10年來,雷杰先后參加世界、國家級武術大賽,獲金牌5枚,銀牌1枚,受表彰十余次。系統挖掘整理岳家拳各種套路功法,在武術期刊、湖北日報、黃岡日報等,撰發了《岳家功法》、《岳家散手》、《岳家上盤、中盤、下盤》、《岳家園子步》、《岳家拳·五虎》、《岳家拳·梅花》、《岳家器械——九牛耖欄耙》等論文。在傳承岳家拳方面,雷杰也作了較大貢獻。凡是在黃梅實景拍攝的電影、電視武術片、記錄片的武術指導及拳術、武功展示,均由雷杰擔任。參加由李俊巖執導拍攝的黃梅戲曲武打電影《血淚恩仇錄》、臺灣中天電視臺拍攝的《武穆遺書之岳家拳秘密》、湖北電視臺拍攝的《精忠武術魂傳黃梅》、央視臺先后拍攝的《精忠岳家拳》、《尋找武穆遺書》等,一些弘揚岳家拳的功夫片,收視率高,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2016年3月,岳飛思想研究會正式聘請雷杰為岳家拳高級顧問,5月雷杰應邀赴重慶為海峽兩岸“小岳飛”代表傳授岳家拳,9月雷杰又赴北京民族小學傳授岳家拳。當時在京參觀學習的澳大利亞布里斯學校17名學生,均列席參加學習。雷杰老師所展示的岳家拳精湛絕技和高超武功,使三千多名學子嘆為觀止!當雷杰老師把多雙筷子頂在喉部,運用丹田之氣,手掌瞬間將筷子全部拍斷時,全體學生無不震驚,澳大利亞師生不約而同伸出大拇指:“中國,了不起!”十余天的駐京傳拳,轟動京城,海軍政治部、國防大學、解放軍藝術學院、解放軍總政治部、中央電視臺、新華社、人民日報、解放軍國防報,北京參考消息等的記者,爭相采訪報道,使黃梅武術之鄉的品牌,熠熠生輝。
(三)黃梅普及岳家拳
2001年,國家體育總局授予黃梅“全國武術之鄉”稱號;2014年,國務院文化部批立黃梅岳家拳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近幾年來,黃梅先后榮獲“全省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和“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榮譽,并被湖北省體育局批立為“岳家拳”基地。
黃梅人世代傳承岳家拳,歷史悠久,人才輩出?!吨腥A岳氏統譜》載,岳震在黃梅生養的“三子一孫”均中武狀元:“岳震長子岳瓚,居黃梅,從事郎無為軍撫使;次子岳琯,字念三,居黃梅,襲統制官;岳覺(岳震之孫),居黃梅,迪功郎?!薄饵S梅縣志》載:南宋后期至清朝,縣志上記載黃梅的武舉人達300余人,如元朝司馬大元帥陳國玉,明朝武進岳鳴,清朝鎮國大將軍倪正國等。
黃梅歷屆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岳家拳的傳承發展,為普及岳家拳采取了系列舉措。2001年,縣政府發文提出全民健身,推進岳家拳進學校,進機關,進社區,進軍營,進農村,進企業,有力的推進了岳家拳的普及??h政府副縣長分管武術工作,把武術事業納入縣級五年經濟發展規劃,每年從財政撥付專項經費50萬元,用于培訓岳家拳師,建設岳家拳場、館、點等,傳承普及岳家拳。2007年9月22日,黃岡市第二屆運動會在黃梅召開,開幕式上萬人著古裝、持劍盾,表演岳家拳,氣勢恢弘。2015年,黃梅縣教育局投入資金,把原來大河鎮中心小學改辦為“黃梅岳飛小學”。黃梅岳飛小學1300余名師生,普及了岳家拳一段,有100余人達到二段水平。近三年,黃梅先后培訓岳家教練、拳師286人,建晨練點35個,晚練點28個,岳家拳館12個,中小學少兒岳家拳普及率達100%,社會人群會岳家拳人數達30余萬人。
岳飛曾駐軍的黃梅五郎關,南面是岳家軍的養馬場,有著濃厚的岳飛文化氛圍。岳飛四子岳震、五子岳霆合葬墓園,修葺一新。岳飛部將后裔居住地聶家灣、趙家畈、雷家嘴以及古驛道兩邊的村莊,新建了岳家拳場館。如今,黃梅五郎關新建的岳家拳場館與歷經800多年的栓馬樹、飲馬槽、飲馬井等古老遺存,像爺爺給孫子講故事一樣,訴說著岳家軍“還我河山”的不朽榮耀。
黃梅縣政府、縣委宣傳部、縣文化局注重岳飛武術文化資源挖掘與弘揚,協助中央電視臺、臺灣中天電視臺以及各省市電視臺拍攝《走進黃梅岳家拳》、《尋找武穆遺書》等5部電視??;向國家和省級主流媒體報刊發表報道黃梅岳家拳文章共30余篇,使黃梅武術之鄉的品牌,名耀寰宇。
五、岳家拳流派分布
岳家拳歷史悠久,流派紛繁。全國岳飛思想研究會會長岳朝軍先生聯系海內外岳氏后裔,組成修譜專班,投入巨資,花八年時間,纂就《中華岳氏統譜》,并將全國各地的岳家拳流派,匯纂其中。
在岳家拳發源地黃梅,有岳飛后裔代表性傳承人岳進、岳子博、岳濤,岳家將代表性傳承人雷杰。居住在湖北省武穴市(原廣濟縣)的岳姓人,均系岳飛五子岳霆三子岳琨公后裔,與黃梅岳姓同宗,其岳家拳與黃梅岳家拳術套路相同。武穴鄭公塔有近六千名岳飛后裔,為傳承岳家拳等,建有崇祖的岳王廟,其岳家拳優秀傳承人岳少明,現任河南南陽精忠武術館總教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岳家拳傳承人,多次獲國家級、省級嘉獎,拍攝有《華英雄》等三部武功電影電視片,著有《武穆裔書岳家拳》。2014年,岳少明赴香港競演岳家拳,再獲一等獎。岳家軍部將后裔張業金,獲獎多項,創辦了武穴市岳飛小學,任校長兼董事長。
全國各地岳家拳流派分布。河北雄縣圣傳岳家拳。清代中期以來,多位先賢在繼承古樸精妙岳家拳術的基礎上,創立了鷹爪翻子門流派、新六合門流派。河南新鄉岳家拳。由明朝湯陰人范氏清元承傳,其拳走一線,講究三元六合,練成一氣,套路小巧靈活,剛猛快速,步法靈活,傳有武穆太平錘法、槍法、刀法及武穆心意六合拳等套路。河南開封岳家槍、清道光十五年(1834)手抄本,為國內早期槍譜的絕技圈槍法。形意拳。明末清初形成的意拳、心意拳、六合刀、六合大槍等。廣東岳家教拳,為岳家拳自湖北傳入廣東而開枝的流派。還有江西流傳的岳家虎拳、六合門;鄂東岳家拳;少林心意六合拳;湘岳家拳;武穆易筋經等流派。
岳家拳載入中華岳家人歷代家譜,是傳世之寶,更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武穆拳術,山高水長,流布海內,輻射世界,在香港、臺灣、朝鮮、韓國、新加坡、加拿大、美國等世界各地,也已形成了多種流派。
作者簡介:岳和軍,男,1950年生,自修武漢大學中文???,曾任黃梅鎮中小學校長、黨支部書記,黃梅中心學校副校長、副書記,黃梅鎮教育組副組長,黃梅鎮教育總支副書記,黃梅岳飛思想研究會會長、秘書長?,F任中華岳飛文化發展研究會副秘書長,黃梅劍橋英語學校董事長、校長,黃岡市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