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岳飛文化 > 名家名篇

                                                                              民族英雄不朽 愛國精神永存——走進岳飛

                                                                              發布時間:2017-12-15 16:35:02  作者:  來源:
                                                                              岳飛(1103~1142)字鵬舉,相州湯陰人(河南),宋朝抗金名將,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愛國主義精神已經融入到中華民族的靈魂中,一直激勵著中國人民自強不息。 2002年到2003年那

                                                                              岳飛(11031142)字鵬舉,相州湯陰人(河南),宋朝抗金名將,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愛國主義精神已經融入到中華民族的靈魂中,一直激勵著中國人民自強不息。

                                                                              2002年到2003年那場關于岳飛是不是民族英雄的討論觸動國人的神經,部分人以維護民族團結為由,否認岳飛是民族英雄。這種以實用主義來看待歷史問題,遭到絕大多數人的反對。岳飛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呢,我認為岳飛是鐵定的民族英雄。

                                                                              所謂民族,是指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于共同文化上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而現代意義上的“國家”是法學概念,具體所指對內對外都代表著主權的國家權力,而空間上則擁有明確的領土范圍,即國土,社會層面上指的是所有從屬者的結合,即全體國民。國家統治建立在成文法的形式上,而國民是在一定的國土范圍內通行的法律秩序的承載者。在政治學術語中“民族”和“國民”有著同樣的外延。但在法律界定之外,“民族”還指具有共同起源,至少具有共同語言,文化和歷史的政治共同體。只有在具備了一種特別的生活方式之后,國民才能成為這種歷史意義上的“民族”。民族國家的誕生是中央集權和反對異族入侵的產物。由此可見,當時的南宋政權和金政權是當今中國境內的兩個對峙的政治實體,他們在各自相對穩定的領土范圍內進行有效統治,有各自的國民、政權機構和國家制度,是歷史上兄弟民族建立的兩個多民族國家。所以,岳飛抗擊金兵入侵,保衛南方廣大地區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至少是南方各族的民族英雄。但絕對不是單純的漢族民族英雄。

                                                                               “中華民族”的概念是一個歷史的范疇,是不斷變化的。直到孫中山先生在1894年成立興中會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革命目標時,仍然帶有明顯排滿色彩。楊奎松教授做客“周云仁律師網”舉例說明近代國人民族情感和國家意識的淡薄時說,1895年甲午戰爭中國慘敗割地賠款,引起“公車上書”運動。問題是,本來應該震驚全國的大事,“僅僅集中在文武官員和一些中心城市的舉人中間,在全國大多數地方幾乎沒有太多反響。不僅如此,正如我們上面所提到的,當時在廣東,孫中山等革命黨人還在秘密聯絡日本領事,希望取得援助,乘機發動推翻朝廷的武裝起義”。說明直到清朝末年,現代意義上中華民族意識并不存在或極其淡薄。費孝通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中指出,“中華民族作為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是近百年來中國和西方列強對抗中出現的”。所以我們不能按照現在中華民族全局意識,認為岳飛抵抗金兵“愚忠”宋朝而阻止國家統一,抨擊他鎮壓農民起義,因為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盡忠報國就是忠于朝廷。金兵入侵,“人民受害,避之不及。統一是社會發展趨勢,而保境安民是廣大民眾利益的要求??咕芙鸨?,收復北方的統一是有可能的。因此,從這個角度,岳飛也是統一主張的實踐者,是民族英雄”。今天,站在南北人民的整體立場來看,岳飛是現代意義上的真正的民族英雄,也就是中華民族英雄。之所以這樣說,因為進攻宋朝、發動掠奪戰爭和實行民族壓迫的是女真統治階級,而不是勞動人民。戰爭帶有掠奪性、破壞性,給南方人民帶來災難,同時也使北方各族飽受戰爭之苦。而對于女真族自身來說,“在掠奪戰爭中獲得好處的只是少數上層貴族,廣大的女真族人民,被迫充當統治者進行掠奪戰爭的工具,大批戰死沙場,他們也是掠奪戰爭的受害者,因此女真士兵十分厭戰”。士兵 “每夜磋嘆,皆云‘契丹交兵十年不得歸,今又向南去,不知何時可到家鄉’”。這充分反映出掠奪戰爭在北方也是不得人心。所以,“他的行動,實際上不僅符合南宋人民的利益”。對金的阻遏,“也使女真族免遭戰禍,解除他們戰爭中繁重的賦稅和勞役,并得以安定生活,發展生產,和中原地區進行和平貿易,因此說,岳飛抗擊女真統治階級,是和各族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闭缰麣v史學家岑家梧所說,“民族英雄的功業應該對各民族都有利,僅僅有利于某一個民族的就不能叫民族英雄。如岳飛抗金,不只是代表南方各族利益,而且符合北方各族勞動人民的利益?!?。著名的宋史專家鄧廣銘老先生曾經對岳飛評價問題作過論述,“凡是站在正義戰爭一面而做出了一定貢獻的,都可以稱為民族英雄,而且是整個中華民族英雄。這是因為站在中華民族立場上來看,這些民族英雄的作為,不僅有益于解除或防止外來民族壓迫、要求聯合愿望,對整個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至于岳飛,“他抵御女真貴族的掠奪,對于保衛華北、中原和江南各個民族免于遭受蹂躪,對于保護高度發達的經濟和文化作出重要貢獻,把他稱為中華民族英雄更是當之無愧了”。從生產力標準來評判民族英雄,是歷史唯物主義在史學研究上的具體運用。歷史人物誰稱得上真正的民族英雄,似乎不能僅以其族別來判斷,而主要應以這些歷史人物“是否做出了對本民族以及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獨特貢獻為標準來判斷,也就是從其所屬兄弟民族利益與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相一致的觀點來判斷”。各個兄弟民族共同利益和愿望就是發展生產和提高生活水平。所以判斷民族英雄的標準簡言之“生產力標準”?!鞍凑瘴ㄎ锸酚^,歷史的發展從根本上來說取決于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力的提高促進歷史發展和文明進步。所以,凡是歷史上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有利于解放生產力的,就符合各族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應當肯定和贊揚,反之,則應否定和譴責”。即確認歷史上民族英雄的標準,即看他的行為“是否有利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是看其所屬的族別。拿這一科學標準來評量岳飛、文天祥,可以說他們理所當然地稱得上是民族英雄”。金朝侵略宋朝的戰爭,絕對不是統一戰爭,“本質上是以代表落后生產方式的北方游牧民族,向代表先進農業生產方式的中原南方的漢民族等發動的非正義戰爭,戰爭的結果大量摧毀、破壞了中原南方的先進生產力,阻礙了社會文明進步的發展,造成歷史的倒退”。在掠奪戰爭進行過程中,女真貴族實行殘酷的燒殺擄掠:“虜騎所至,惟務殺戮生靈,劫掠財物,驅擄婦人,焚毀屋舍產業?!睉馉幹薪?/span>(今南京市)、平江(今蘇州市)、臨安(今杭州市)、明州(今寧波市)等繁華城市,均遭焚劫。女真貴族又擄掠大批僅人作為奴隸。1127(建炎元年)在開封地區,擄“華人(漢人)男女,驅而北者無慮十余萬?!边@使社會生產力遭受嚴重的摧殘,社會經濟極度殘破。所以從生產力標準來衡量,岳飛從事的反征服戰爭維護先進生產力,不僅代表當時中原南方漢民族等的利益,而且也代表看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所以稱之為民族英雄是適當的。同樣,蒙古民族領袖忽必烈改變蒙古軍的“屠城”并實行“以漢法治漢地”的開明政策。符合生產力發展客觀要求,也是中華民族英雄。

                                                                              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增強國家軟實力的戰略高度來看,我們絕對不能否認岳飛是民族英雄?!霸里w‘盡忠報國’、‘廉潔奉公’、從嚴軍紀、教子從嚴、寧死不屈的崇高精神,已經融進了中華民族精神之中,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岳飛已經成為民族英雄的化身,被各族人民認可,成為維系各個民族的精神紐帶?!稘M江紅》不論在武俠小說還是在抗日戰爭中,都已經“成為激勵民族浩然之氣的有力武器”。程光?!杜_灣宜蘭岳武穆王廟----碧霞宮》介紹臺灣12座崇奉岳飛為“主神”中“較具規?!钡囊颂m岳武穆王廟碧霞宮,指出該宮創建于日本占據時,宜蘭地方人士緬懷祖國,乃建此宮,為避日人耳目而名此,“寓期盼早日重見光明、重歸祖國之意”。每逢岳飛誕辰,均舉行祭典,官、民及學生同聲高唱《頌岳武穆王歌》,歌詞十分動情:“大哉岳公,崇祀碧霞宮。平生文武通,報國心情重,盡義盡節,盡孝盡忠。威寒敵膽,氣壓奸雄。揮戈失地,誓志搗黃龍。遺恨綿綿,莫須有。英風凜凜,滿江紅。偉哉岳王,呵護我蘭陽。罄名萬古芳,廟貌千秋壯。獻花獻酒,獻帛獻香。眾意尊崇,虔誠敬仰。見賢愿思齊,當仁應不讓。國家命運臻隆盛,民族精神永發揚?!睋⒓釉里w900周年誕辰紀念活動的臺灣代表介紹,臺灣共有12座岳飛廟,朝拜者絡繹不絕。 他們行前問到的臺灣民眾  你最崇拜的歷史英雄是誰?” 均答“岳飛”。臺灣居民既有漢族,土著居民則是高山族,至今仍深深崇敬民族英雄岳飛。今天完成祖國統一業,更需呼喚岳飛的愛國主義精神。1933年管雪齋著《岳武穆》一書,書中個別章、節皆聯系當時政局,抨擊政府“不抵抗”政策。1935年到1945年,無夢、易正綱、孔繁霖、鄧廣銘等撰寫關于岳飛的普及讀物,宣講岳飛抗金救國故事,激勵士氣,堅持抗戰。所以說,岳飛“盡忠報國”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文明組成部分。而中華文明之所以作為世界上唯一沒有斷裂的文明綿延不息,就是因為在野蠻外族侵略的生死關頭,英雄們能挺身而出,抗擊侵略,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視死如歸;舍小家而全大家,浴血奮戰,抵御外敵,“盡忠報國”。這種民族精神,就是“那種不向外來侵略者低頭、永不言敗、保家強國的剛毅精神,是那種正氣凜然、氣壯山河的英雄風范!這就是劍氣如霜的民族精神與民族氣節”!一個最古老的國家復興過程中,應該保留自己的優良傳統,不能讓青少年只知道“007”、“蜘蛛俠”而不知道岳飛和關羽。況且岳飛“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虐”治軍思想、“盡忠報國”精神對于當今國防現代化建設具有借鑒意義,“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的“天下太平”觀,它的“要害在于當政的清濁”,對于今天建設法治中國、反對腐敗與建設和諧社會具有十分童要的現實意義。(呂龍柱《從岳飛“天下太平”觀看唐、宋國家興衰》)民族英雄及其精神作為一種“軟實力”(Soft Power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小約瑟夫.奈提出來的),即文化、價值觀、影響力、道德準則、文化感召力是一個國家走向世界、影響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綜合國力重要組成部分??鬃娱_始走出國門,道家“無為”思想也在歐洲受到重視?!霸里w”很早就在東亞地區深入人心。朝鮮半島上有10余座“岳王廟”, 諸如“忠烈祠”、“青海祠”、“彰烈祠”等,作為愛國主義的教育基地。 新加坡也有岳飛廟。而且新加坡政府一直重視儒家傳統并把中華文化作為國家文化的根,不久前,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號召新加坡人民以“中國民族英雄(岳飛)為榜樣,無條件‘盡忠報國’”。新加坡政府官員響應號召,以身作則,要求兒女留學回國工作。而我國建國后,出國留學91萬,回國為國服務不到21%,說明現實迫切需要“盡忠報國”精神??杀氖?,岳飛作為一種“價值觀、影響力、道德準則、文化感召力”開始走向世界,我們有人居然自掘墳墓“埋葬”自己的民族英雄。臧克家說:“沒有英雄出現的民族是可憐的奴隸之邦,有了英雄出現。而不知愛戴景仰的民族是可憐的生物之群!”。在信息化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不能 “自毀長城”,任由外國形形色色文化侵略,特別要警惕“數典忘祖”、“全盤西化”思潮的泛濫。愛國主義是根、是魂,決不可揚棄。岳飛是這種民族精神的象征!今天紀念民族英雄岳飛,呼喚岳飛精神、研究岳飛思想,旨在使岳飛的愛國主義精神發揚光大,凝聚整個中華民族,落實到振興中華的基點上。而且民族英雄作為一種文化積淀,不需要專家鑒定,而應該以民意作為基礎。2002年底至2003年初,幾家大型網站就“您認為岳飛和文天祥是民族英雄么?”進行民意測驗,聯合早報網站投票結果回答“是”的占92.82%;⑧搜狐網站總票數共25661,選擇“是”的占84.49%;不是11.58%;不好說的占3.93%。這些數據毫無爭議地宣讀出了來自民間的強烈的心聲。

                                                                              總之,岳飛過去、現在、將來都應該是我們的民族英雄。時代在進步發展,思想觀念可以與時俱進,但愛國主義精神是永恒的。我們不必去苛求古人盡善盡美或爭論某一歷史事件的真偽,我們應該把岳飛作為一種英雄的榜樣,作為一種道德準則和文化號召力去鞭策自己、教育后人。


                                                                              亚洲少妇自慰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