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 歌
長篇紀事抒情詩
--獻給岳研會成立30周年
岳建民
萬里長江滾滾東去永不停歇,
浩瀚大海滔滔巨浪連綿不絕。
一個生命接受了時代的選擇,
三十年前的今天誕生在歷史的長河,
以無限的能量放射出耀眼的光華,
用優美的旋律譜寫出動人的贊歌,
震爍古今,
氣吞山河!
她,從一個歷史的起點走來,
一路風塵,一路高歌;
她,肩負帶著一個英雄家族的使命,
橫空出世,相輝日月!
岳飛思想研究會(下稱“岳研會”),
承載著千年夢想,
誕生在一九八八年的金秋十月!
從此,
一座豐碑聳立在人們的心中;
從此,
一個名字在大江南北響徹;
從此,
一個英雄的家族不再沉默;
從此,
一面鮮艷的愛國旗幟,
高高飄揚,永不褪色!
從此,
英雄的后人們凝聚在一起,
把盡忠報國的精神弘揚傳播。
千年等一回啊
如今,
破繭化蝶,
翩翩起舞在花園綠野,
將美麗采擷。
三十年啊,
你的身影總是風塵仆仆,
你的腳步總是堅實如鐵!
三十年啊,
風風雨雨,
坎坎坷坷;
三十年啊,
從弱到強,
由小到大;
三十年啊,
這棵大樹
枝繁葉茂,
參天挺拔;
三十年啊,
譜寫詩篇
抑揚頓挫;
三十年啊,
奮力開拓
縱橫捭闔;
三十年啊,
業績輝煌,
成就豐碩。
社會各界,
點贊翹擘;
三十年啊,
如日中天,
事業蓬勃!
三十年來,
三任會長高擎愛國這面旗幟,
一路走來,風風火火。
三十年來,
岳研會人勇于擔當甘于奉獻,
勾勒著一幅愛國的圖畫,
為他添彩潤色。
三十年,
給人一個認知感覺,
事業的成敗,
不在于你的官爵小和大,
也不在于你的財富寡與多,
更不存在任何私情的憑借,
靠的是正能量,
靠的是團結,
靠的是對先祖精神的傳承光大,
靠的是無私奉獻,
靠的是那些干事的人,
靠的是一腔熱血——
盡忠報國!
人們在追尋你走過的路,
一直延伸,沒有終結;
透過累累碩果,
看到了三代會長凝結的心血。
一件件,一樁樁,
心潮激蕩,澎湃不竭。
是誰為了岳家的事業,
在回家的路上遭遇車禍?
是誰家徒四壁,
為了岳家的事業常年奔波?
是誰舍棄小家為大家,
丟下苦心經營起來的公司十幾家?
君不見,
你為了一個愛國家族,
為了愛國事業,
在途中,在車上,
在白天,在黑夜,
你不停地接著一個又一個電話,
又不斷地撥打著一個又一個電話,
滿腦子的工作撕裂著你頭顱,
只有傾心岳家,
才是你唯一的快樂。
你把自己交給了一個家族,
把自己的一切一切!
君不見,
你疲憊不堪,面目憔悴,
未老先衰,頭生華發。
你用滿腔的熱血,
踐行著信仰理念,
你靠一種力量,
困難面前沒有一寸退縮。
你用一種執著,
做大了一個愛國事業。
這是何等高尚的精神,
這是何等純潔的境界!
你帶出了一支精英團隊,
銳意進取,
攻無不克;
陽光向善,
光明磊落。
有了先祖厚德的潤澤,
團隊精神的長河永不會干涸,
有了宗親親情的澆灌,
團隊心中的花兒常開不會凋謝。
岳研會人,
裹一身瑞氣,
披一身金風,
劃出了一道道彩虹,
將一個巨大的驚嘆號立于蒼穹。
八千里云和月的征程,
三十年塵與土的功名。
若不是歷盡滄桑,
哪來的云淡風輕。
歲月如果沒有了崢嶸,
怎贏來功卓績豐。
農歷二月十五日,
一個偉大光輝的日子。
從杭州、湯陰、朱仙鎮三大岳廟,
到九江賢母園、岳母祠,
岳研會人,
精心組織,
一年一度,
烝嘗祭祀。
舉國宗親,
聚首一起,
緬懷先祖,
寄情追思。
十九次的紀念,
十九年的云集,
不分身份,
不分姓氏,
海峽兩岸,
國內國際,
共襄盛舉,
為了紀念一個偉大的名字。
已打造為岳研會的文化名片,
凝結成永遠的符號記憶。
人們曾經記得,
一位風塵仆仆的身影,
穿梭海峽兩岸,
終把多家岳廟締結友好促成。
兩岸交流進入常態,
岳飛文化潤澤民眾。
人們還曾經記得,
連戰兩次撥冗,
會見岳研會參訪團,
同根同源的共識統一在會談之中。
人們還曾經記得,
星云大師似乎忘記了高齡,
親切晤面表達初衷,
佛光山這片凈土上,
矗立起了頂天立地的民族英雄!
“認同中華歷史文化的盛舉”,
這就是國臺辦的稱頌。
人們還曾經記得,
五尊岳飛青銅造像,
在人們的期待中,
落座于臺灣、武岡、內黃、中所、重慶!
十一尊岳王寶鼎,
讓十一座廟宇香火更加旺盛。
更難忘啊,
千畝中華賢母園,
裝滿了人間溫暖的母愛,
她的落成,
源于一個人的大愛友善的舉動!
一片真誠等于一個園區,
沒有一絲交易的蹤影。
岳研會人的真情,
換來政府資源的撬動。
你可曾知道,
重慶關岳廟的重建過程,
恢復岳飛的神像,
是一個人七年的據理力爭。
歷史的原貌得以還原,
岳飛的英雄地位重獲尊重。
如今這里又重現抗戰岳飛文化,
這里又響徹滿江紅!
你可曾知道,
韓國尋親的神奇歷程,
是一個人牢記使命,
由“執著”二字陪同,
在兩千年的中秋之夜,
分離七百年的親人緊緊相擁,
淚水浸醒了一個久長的團圓夢。
就在幾年前,
《精忠岳飛》搬上了熒屏。
你可曾知道,
它的原創,
三人耗費了三年的時間,
飽蘸著滿腔的激情和淚水完成。
為了盡快批復開拍,
一個人拖著疲憊的身軀,
一次又一次奔赴北京。
《中華岳氏統譜》,
千年的文化工程,
八年的心血汗水,
忘我的辛勤勞動,
化作一座歷史的豐碑,
在岳氏宗親們的心頭高聳。
如今,
續編工程已啟動,
輝煌延續著使命,
再用一個八年,
又一座豐碑誕生。
《岳飛家史考》,
承載著老會長畢生的傾情,
傳承著民族英雄的世系,
濃縮了一個家族的血脈傳承,
裝滿了歷史的責任,
傾注著綿綿的親情。
是贈予后人的財富,
擁有了它便是永遠的富翁。
一本《岳飛家史考》,
半部岳家史的厚重。
岳研會人,
大智大勇,門正風清
研究挖掘岳飛文化思想,
靠的是知識精英。
“岳飛文化研究中心”,
在南昌大學成立運行,
累累學術成果,
奕奕風采引領。
岳飛研究會,
川大岳飛文藝研創中心,
河北大學宋史研究中心,……
岳研會學術聯盟自發形成。
研岳永遠在路上,
我們攜手并肩,同驅共行。
岳飛文化,
是甘霖,是雨露;
岳飛精神,
是陽光,是春風;
滋潤著“小岳飛”的生命,
沐浴著兩岸中小學生心靈,
他們是民族的未來,
他們是時代的蛟龍。
七月酷夏烈日,
點燃兩岸“小岳飛”的熱情,
兩屆深意的夏令營,
把他們聚首美麗的山城,
一樣的皮膚一樣的種,
一種骨肉之情在心中升騰。
湯陰岳飛小學擔當響應,
發起岳飛中小學聯盟,
為“小岳飛”搭建成長的平臺,
為兩岸中小學生筑起交流的長城。
隨著八位數字顯示在賬單中,
宣告了岳研會新業績單的產生。
“岳飛文化基金”,
為我們的事業輸送核能,
讓這艘“愛國號”航母,
搏擊風浪,
出航遠征。
兩項基金的創立實施,
給校園吹去了和煦的春風,
蘊藏著無窮的愛國元素,
注入一代又一代中小學生的心靈。
為理想插上翅膀,
讓師生共同追夢。
岳研會筑起愛巢,
一次次為困難患病宗親發起捐贈,
擺脫纏身的病魔,
走出窘迫的困境。
這里只有春天,
沒有寒冬。
她富有魅力磁性,
吸納著眾多的知識精英,
研岳著作問世不斷,
書香噴發,文章頗豐;
岳飛網、微信公眾號,
手機報、新浪微博,
媒體交融,
傳播正能量,
一個大的文化圈早已構成。
我們的書畫大家,
以其翰墨,
振我其聲,
以其作品,
揚我其名。
岳研會人,
旗幟鮮明,
祛惡匡正,
曾幾何,
幾個跳梁小丑,
瘋狂抹黑民族英雄,
岳研會橫眉怒懟,
遏制住一陣陣陰風。
岳研會人
做事有度,
禮理兼用,
遷走陳家祖塋,
終結了三百多年的訴訟,
倆家握手言和,
怒目變成了笑容。
為一種精神薪火相傳,
一批批廟宇相繼奠基,
又一幢幢紀念場館竣工,
一座座古建筑修葺一新,
又一處處載體開放揭紅。
無不彰顯著莊嚴神圣,
無不展示出尊威的面孔。
岳研會以其大氣的名稱,
自我沖破家族式的密封,
以博大的胸懷,
納賢聚英,開放包容,
多位學者專家走了進來,
多家單位機構紛紛加盟。
香港、臺灣留下了岳研會人的足跡,
日韓美加見到了岳研會人的身影。
“大拇指”是岳研會的標識,
“大拇指”是岳研會的象征,
“大拇指”是岳研會的靈魂,
“大拇指”承載著武穆家風,
岳研會人就要處處當先,
讓“大拇指”翹得更挺!
三十年啊,三十年,
岳研會人,
不拘泥過去的輝煌,
更不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
自我陶醉停滯不前。
你經歲月的礪煉,
站在了時代的新起點,
深感歷史的使命在肩,
更深知任重道遠,
要讓岳飛文化走向世界,
要讓岳飛精神世代相傳,
講好岳飛故事,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岳研會這架“愛國號”戰鷹,
直刺藍天,
越飛越高,越飛越遠;
岳研會這艘“岳飛號”航空母艦,
乘風破浪,
駛向未來,駛向彼岸!
岳研會人,
懂得,
擼起袖子加油干,
努力打造愛國“百年品牌”,
推助美好“中國夢”的實現!